精密零件加工中的公差和配合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公差标准:
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将标准公差分为 20 个等级,即 IT01、IT0、IT1 到 IT18。其中 IT01 级高,公差值,加工精度高;IT18 级低,公差值大,加工精度低。随着公差等级数字的增大,公差数值逐渐增大,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变大,加工难度则相对减小。例如,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航空航天领域,会采用较高的公差等级来保证零件的性能;而在一些普通机械制造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公差带的确定:公差带是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的两条平行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共同决定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则由基本偏差确定。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标准分别对孔和轴各规定了 28 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配合标准:
配合的种类: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都具有间隙(包括间隙为零)。这种配合适用于孔、轴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场合,比如滑动轴承与轴的配合,以便于零件之间的灵活运动,同时也能贮藏润滑油、补偿热变形和弹性变形等。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都具有过盈(包括过盈为零)。过盈配合能使孔和轴紧密结合,不允许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主要用于孔、轴间的紧固联结,如火车轮芯与耐磨的轮箍之间的配合就是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过渡配合主要用于对定心精度要求较高、又需要经常拆装的场合,例如齿轮与轴的配合。
配合的基准制: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在基孔制中,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H” 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这种基准制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孔的加工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经济性较好,应用较为广泛。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在基轴制中,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h” 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轴是标准件或采用冷拉钢材制造的轴,优先采用基轴制,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在精密零件加工中,必须根据零件的具体功能要求、使用环境、加工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公差和配合标准,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